谎称“流调”套取个人信息?提防借疫情实施的诈骗

谎称“流调”套取个人信息?流调提防借疫情实施的诈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5-16 16:46:33 【字体:小 大】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防控”的套取提防名义进行电信诈骗,利用人们居家隔离或办公等现状套取个人信息、个人骗取钱财,信息应当引起警惕。借疫
前不久,情实某地王女士接到自称是诈骗“流调人员”的电话,说她在疫情管控地区入住了某酒店,流调要被隔离14天。套取提防王女士在惊讶之余表示自己近日并未去过该地,个人对方却称“如果隐瞒行程,信息就要接受调查”“必须转账到安全账户,借疫否则银行卡会被冻结”。情实
因为急于“自证清白”,诈骗王女士没有过多提防,流调按指示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里转账共19万余元,直到无法联系上对方,王女士才意识到被骗。
“他们讲起‘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一套一套,情急之下真不易分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读者杨女士曾收到陌生人信息,称要开展“线上排查”,要求报告个人行程、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然而,杨女士提供相应信息后就被对方“拉黑”,卡内资金也被盗取。
针对这类情况,警方提醒,流调电话基本都是通过本地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绝不会是境外电话;流调人员也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一旦遇到这样的“防疫工作人员”,公众就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疫情防控期间,“足不出户”的居民转向线上购物,“社区团购”在一些小区业主微信群中流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灵活自由的新型网购形式也有可能遭遇诈骗陷阱。
“联系不上呀!”“客服电话怎么停机了?”“是骗子吗?刚下单800多元”……前段时间,在一些城市,有不法分子通过扫描小区业主张贴的二维码偷偷“潜入”微信群组,冒充团购牵头人发布物资信息和个人收款二维码,称采购“须提前收款”,结果拿到业主转账后就退群失联。
目前,社区团购还不够完善,存在类目混杂、牵头人身份不易明确、商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等现实状况。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居民要想避免其中的诈骗陷阱,还须对各路信息加以冷静甄别、努力提升个人防范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团购、仔细核验团购信息、注意留存相关证据等方式保护自身财产权益。一旦遭遇牵头人失联、商品久拖不发、产品质量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消保委等部门提供证据材料。
事实上,借疫情实施的诈骗正是抓住了大众在特殊时期的迫切诉求或焦虑心态才得以实施。如今,还有不法分子发布“疫情期间高薪招聘”“招募方舱志愿者”等虚假信息,同样瞄准部分群众面临暂时停工、迫切求职的现况,借机诈骗。
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市读者薛先生看到有疫情防控相关工程建设的“招工信息”,日薪2000元、包吃包住,但要先收取500元中介费。薛先生转账后,对方却要求继续转款才能“保留名额”,当事人这才发觉被骗,赶紧向警方求助。
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多地警方提醒,发布虚假招工信息,又声称先收取报名费、体检费、接送费等费用的大多是诈骗。建议公众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劳务中介,切莫轻易相信网络信息,更不要进行现金转账。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到群众反映,有人伪装成卫健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发现健康码、核酸报告等异常,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冒充公安机关以资金清查为由实施诈骗。”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民警卜雅倩说,还有人声称“快递外包装检测出阳性”,或订单处于风险地区,需按照指引操作退款,诱导受害人透露个人信息进而进行转账等。她建议,一方面,公众要不断筑牢心理防线,对借疫情之名的陌生信息保持警惕、客观冷静判断;另一方面,这类涉疫违法行为影响防疫大局,地方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严厉处罚。
“借疫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必严惩不贷”,目前,多地警方以“零容忍”态度正告不法分子。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打着疫情防控的幌子实施诈骗的恶劣行径,警方更将绝不姑息。
黄 超 陈之琪
相关文章
- 发布者:冬冬 浏览量:6842发布时间:2022/3/2 12:03:09 越来越多的人在对生活品质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标签,带有功能性的饮料近些年在消2025-08-07
33万多人次驾驶员通过北京交管部门“学法减分”新举措成功减分
33万多人次驾驶员通过北京交管部门“学法减分”新举措成功减分 编辑:汤晓雪2025-08-07- 在孩子们的夏日衣橱里,T恤是魔法画布,陪着孩子们肆意撒欢,感受着夏日自由自在。啄木鸟的这几款休闲T恤,时尚随性,用纯棉的柔软舒适和版型的简约宽松,托起整个童年的轻盈与自在。精梳棉打造的纯白T,像把整片2025-08-07
- 《明末:渊虚之羽》于7月24日发售后,由于优化糟糕、豪华版奖励发错等问题,导致大量差评出现,Steam好评率一度跌至19%。之后官方发布1.4版更新,游戏表现明显改善。截止目前,《明末:渊虚之羽》在S2025-08-07
- 樂屋網統計顯示,房價回漲,民眾看房很「委屈」,北市預算1500萬以內,大多只敢挑20坪以下,1至2房大樓或華廈,或是20至30坪的2房公寓,預算拉高到2000萬元,也多看20-30坪2-3房的大樓或華2025-08-07
-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刚刚过去的周末,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潮涌动,万商云集。第十三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以下简称: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2018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2025-08-07
最新评论